半岛电竞半岛电竞半岛电竞半岛电竞收了1万5转让费,前任店主老吴,把铺面连灶具、锅碗瓢盆、冰柜货架,半罐子煤气,都留给了陈爽。陈爽拎包入住,花120元,做了个新招牌,“卤迅”,喻义卤得好,送得快。盖住老吴的“小龙虾供销社”,就算开张了。店在金楠天街D馆二楼,视野开阔,穿堂风凉爽;街对面,天街A、B、C馆人头攒动,到处都是闲逛的人民币。再后来,他才知道,相同位置的铺面,几千块都转不出去;再再后来,他才知道,街对面的繁华,跟这边没一毛钱关系。
02 “凉了”每个人头上,都悬着一根胡萝卜,陈爽的叫“编制”。陈爽在某省级事业单位当了5年合同工。领导说,资历、能力你都有,再考个研究生,提升一下,有坑了会考虑你。研究生陈爽考了4年没考上,“第4次,老师给我说,稳了,等消息嘛。”名单公布,依然不是他。第5次还没考,陈爽就凉了。2016年,单位出事了,上面来人查账,一查查到2014年12月,“发现账不平,长款20万。”(长款:实际现金多于帐面现金)那个月,陈爽正好客串出纳,“老出纳要离职,一二把手单独找了我,让帮顶一个月,新出纳来了就走。”
陈爽说,其实他并不懂出纳,但难得领导器重,觉得是个表现的机会,于是“学了3天出纳软件,就上岗了。”12月,账目往来频繁,这20万的差池,是在他和新出纳交接时出现的。但至今陈爽仍没搞明白,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新出纳进去了,“判了两年半。”陈爽也被调查了小半年。朋友告诉他,他还够不上犯罪,但重大工作失误是跑不了的。陈爽隐约觉得自己背了锅,但又不知道锅在哪儿。新领导上任,陈爽坐了冷板凳,2018年4月被解聘。这一年,他35岁。另一个不合时宜的好消息是,他老婆艳均怀上了。
03 “磨”开店两月,陈爽在D馆处了不少朋友。周围商家,评价陈爽懂事、耿直、嘴巴甜、不计较。陈爽说,这副脾气,是在体制内(准确来说,是体制边缘)磨出来的。被开后,陈爽常反思,“磨了5年,学了些啥呢?”他学会了察言观色,唯领导是上,学会了安排饭局、搞接待、点烟敬酒,但这都算不上技能;电脑办公?连中学生都会;写公文?这辈子都用不上了。确实,自己很多年没学过新东西了,离开了老圈子,“一无是处。”2018年,陈爽常整夜失眠,随着老婆肚子越来越大,焦虑就越强烈。所有的焦虑,汇成一句话,“还能干点啥?”
2018年,陈爽只干了两件事,一是在家给老婆做饭;二是写申诉材料,找原单位扯皮,要求补缴社保、要赔偿。“5年,就这样走了,我很不甘心。”唯唯诺诺多年,他很享受这种撕破脸的快感。陈爽放下了所有的执念和怨恨,是在2018年12月的一天。那天,女儿彤彤出生了,看着那个小肉球,陈爽一下豁然开朗了:“算了,以后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了。”04 “女儿 ”陈爽不想去争了。“不要说我被开了,退一万步,真给我个编制,也没那么大吸引力了。”这份收入,不足以给女儿一个体面的未来。他说,他没有背景,“不可能像那些年轻人,开几十万的车上班,挣几千块的工资,只求一个稳定。”女儿出生后,是留在成都,还是回绵阳老家,陈爽和老婆意见相左。
艳均想回绵阳,因为他们在成都没房,站不住脚。陈爽倾向留在成都,他在成都生活了十多年,喜欢这座城市的繁华喧嚣,“喜欢车水马龙的热闹,也喜欢这宽敞的大马路。”更重要的是,留在成都,“彤彤将有更高的起点和眼界,更好的成长环境,将来不会走我老路。”陈爽认为,外来者来到一座城市,要经历三代人,才能算真正扎根。为了女儿,他要当一个“蓉一代”。开拓是辛苦的,但他规划清晰,意志坚定。他研究了积分落户规则,2021年,他就能落户成都,那时女儿3岁,可以在成都上幼儿园了。“等这店挣了钱,再按揭一套房。”不用太大,但一家人总要有一个安身之所。
有客户打电话表扬陈爽,“你做的菜,我家娃娃很喜欢吃。”陈爽心口砰砰跳,“这感觉,比以前单位大领导表扬你还来得高兴。”心情平复后,他又觉得有点难过,他感受到了某种“不对等”的存在:“只有别人家的娃娃吃好了,我的娃娃才能吃好。”
05 “深夜食堂”早上5点,金楠天街D馆,“卤迅”门口,陈爽正打扫卫生,准备打烊。每天下午5点开店,凌晨5点收摊,日夜颠倒的两个月,陈爽瘦了24斤,肚腩小了,颠勺炒菜,胳膊也练出肌肉了。但生意还是不行,一晚上接了4单,卖了227元。“不像开店,倒像是搞耍。”漫漫长夜,消耗的不光是身体,还有信心。和陈爽一样,D馆外卖商家们的长夜,已经持续快一年了。
隔壁的“666”夜宵店,前几天关门了。“666”和“卤迅”同时开业,也卖小龙虾和卤菜。店主是两个年轻人,一人负责后厨、配餐,一人做运营推广。相比单打独斗的陈爽,他们更显专业。“两个小伙子非常吃苦,也很用心,24小时营业,吃睡在店上。”但架不住“666”单子一天比一天少。8月,“666”孤注一掷,做了最后一次推广,“全城免配送费”。陈爽看来,这无疑是饮鸩止渴,“近的配送费10元左右,远的3、40元,卖一份小龙虾才挣多少?”
“666”关门那天,两个小伙来和陈爽告别,把没用完的纸巾、牙签、啤酒、调料,都送给了陈爽,说了“以后再不做餐饮”之类的话,离开了D馆。这句话,陈爽听过太多了。这里上下三楼,有数十家外卖店,陈爽开店两个月,看着它们走马灯一样关了又开,开了又关,招牌随时在变。“666”倒下的地方,马上又新开了一家“宵夜江湖”。
兔死狐悲、无路可退,两种情绪冲击着陈爽,送走两个同行,他一连几天心情都很糟糕。他恐慌,“还能撑多久?”更恐慌,“如果不开店了,我还能干啥?”凌晨5点30,陈爽关了店,开车去白家海鲜市场进货。也可选择商家配送,但陈爽不放心质量,水产品套路深,他吃过亏;另外,配送费40元,自取的线元。开店后,陈爽才养成记账的习惯。店面房租1800元、物业费456元,电费500元,家里房租1400元,贷款利息1500元,社保1000元…“一睁眼,一本账就在脑子里转,大到房租水电、小到牙签、餐巾纸。”他觉得活得有点困。
06 “房子”陈爽说,他总是后知后觉,赶不上好时候。几年前,网约车大战,补贴多,收入高,他按揭了一辆车去跑单,花了7万8,“下午5点半跑到晚上11点,一周能挣一千多。”但没多久,政策出台,“排量1.6L以上才能跑”,陈爽是1.5L,连买车的本钱都没跑回来,这生意就黄了。熬了一夜,开车前,陈爽喝了一杯浓咖啡提神,“困得遭不住,就在脸上抹点风油精。”前几天,他在买菜路上,还是差点撞了,“等红灯时,脑壳一歪,睡过去了。”在单位时,上午10点上班,12点食堂吃饭,摆渡车接送,午休到2、3点,5点半下班,“领导前脚走,我们后脚也走了。”陈爽说,那时过得太安逸,睡太多了,现在是还债。
2006年,大学毕业后,陈爽当过房产中介。他看准房价要涨,“但想不到,会涨得那么快。”想买房,父母都是退休工人,有几万元养老钱,母亲存的死期,他开不了口。2009年,成都房价起飞,陈爽有点慌了,“约父母去看过房,几乎要确定了,最后还是没买。”要买,就要卖掉父母绵阳的养老房,他又不敢。2013年,房东问陈爽,要不要买他的房子,中央花园2期,164平,88万。陈爽觉得,如果这次买不了,以后就都买不起了。“但确实没钱。”陈爽说,他没有“6个钱包”,即使有,那也是6个空钱包。不久,那套房卖了105万。“半年后,涨到了130多万。”新房东来了,先给陈爽涨了一波房租,“租不起,只能搬家了。”“之后,我就再没想过,还能在成都买房子了。”这几年,成都出现一个新词,“蓉漂”。陈爽顿悟了,没有房,自己永远是漂着的。未来还要漂多久,才能扎根,他也很困惑。
07 “白家”批发价又涨了。上一次拿的鸡尖,17公斤装,190元,今天涨到了220元。老板说,鸡尖大多是进口货,最近贸易摩擦,你懂的。中号小龙虾,涨到25、6元/斤。陈爽记得,6月开店时,小龙虾最便宜12元5,之后一路看涨。店主解释,产地旱涝不定,影响产量,可以预见的是,这价还要继续涨。陈爽和同行们比过价,6到8月,批发价翻了一番,“但没有人敢涨价。”谁先涨,谁就先死。
为了活下来,一些同行开始想办法压成本,“有条件的商户,趁虾子便宜时,大量冷冻存货。”也有用辣椒精代替辣椒、用老姜代替嫩姜,用便宜的小花甲,代替贵的大花甲。这些,陈爽都理解,但不敢效仿。一是他没本钱,二是不擅取巧。他觉得要活出去,只能靠口碑和回头客。但很快他就发现,自己被困在“口碑”里出不来了。
08 “好评”“成都大暴雨那天,我等了很久,才见到来取餐的小哥。”和陈爽见面前,小哥带着四份餐,车速过快,在下穿隧道翻了,泡得半身湿透,一瘸一拐走进店来。小哥们逆行、闯红灯、超速,经常出事,陈爽也理解,他知道大家头上都顶着一条红线,驱赶着他们拼命奔跑,这条线叫“差评”。有时跑慢一步,也许一天就白干了。小哥取了餐,又一瘸一拐走了。陈爽给客户打了电话,“我说小哥受伤了,可能要迟一点到,请多包涵,不要给差评。”后来小哥告诉陈爽,那天还是迟到了,但客户没怪他,很客气,还给了5块钱小费红包。
外卖小哥中,还有一些聋哑人,陈爽也会提前给客户打电话说明情况,“请他们注意看手机短信,多担待。”陈爽对外卖小哥的深刻理解,源自彼此同被“好评”、“差评”左右的无奈。“出现1个差评,要补20个好评,才能把星级拉回去。”打一个差评,几秒钟的决定;而一个能充数的“好评”,则需要至少2张图+30字以上的点评。凌晨4点后,单子基本就断了,但陈爽还是要守到5点,“因为5点评价就刷新了。”每个评论他都看,及时回复感谢。有问题的,白天抽时间打电话解释、补偿。
前不久,陈爽被打了个差评,电话打过去,客户说,“没别的意思,就是心情不好,随手打的。”为了这个差评,陈爽在客户、平台之间来回折转,“反复好多天,最后依然没有解决。”
09 “推广”早上7点10分,陈爽回来了。“开店前,我有两个情况没了解清楚,真了解了,可能我就不敢开了。”一是陈爽以为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,手艺好了,生意自然就来了。”他甚至想过,晚上闲的时候,摆把躺椅在店门口,看会儿书,“这些年除了写公文,什么都不会了,正好充充电。”实际上,“根本没有闲的时候,不要说看书,一粘椅子我就能睡着。”
过去,他理解的“推广”,就是货真价实,口口相传。开店了,他才明白,所谓推广,是拿真金白银去竞价排名、去搞活动、求曝光量。这是决定一家外卖店生死的关键。很现实的道理就是,“如果不做推广,你可能一天一单都接不到。”上个月,陈爽在平台花了近2千元推广费。他算过,花100元,能带来5单生意,相当于每单成本增加20元。“这是硬性支出,省不下来的。”另一个陈爽没了解的情况是,“我没想到现在的大环境会这样差。”
食材放到店里,陈爽回家了。陈爽说,每天关店后,他最想的,就是回去抱抱二宝,“我醒着时,二宝已经睡了;她醒着时,我又睡了。”“她是你第一个孩子,为什么叫二宝?”我问。“因为她妈妈是大宝。”陈爽说。“那你就是三宝?”我又问。“不是,三宝已经被预定了,以后我们家准备养条狗,就叫三宝。”陈爽忙开店,艳均要上班,今年5月,陈爽父母来到成都,帮忙带孩子,为两口子分担了不少压力。
10 “厨艺”陈爽临睡前,手写了一张采购清单,请母亲到菜市场帮忙采购,“一式两样,我们家吃什么,店里就买什么。”开店前,陈爽想写一句宣传语,挑了很多浮夸的词,最后选了“干净、卫生”。“虽然大家都说我做菜好吃。”陈爽说,但之前毕竟是给家人、朋友做,人外有人,山外有山,出来做生意,他心有怯意,怕客户期待过高。“我能保证的,就是家里怎么做,开店也怎么做,家里什么口味,卖的也是什么口味。”
“我儿媳妇,就是他做菜做回来的。”陈爽的母亲说。和艳均刚谈恋爱时,第一次上门,陈爽的厨艺就给老丈人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“他一露手,做了道棒子骨菌汤,把老丈人吃得服服帖帖的。”“再以后,听说陈爽要去,他们家当天就不做饭了。”老丈人说,吃什么陈爽说了算,他们提前帮他把菜买好。小舅子结婚,答谢宴也是陈爽操持,“大家对他非常满意。”说起这个婿,“都说他当啥公务员嘛,不当厨师可惜了。”结婚时,陈爽给丈母娘承诺,一辈子对老婆好,“其它的我不敢保证,就保证让她天天吃好。”
陈爽遵守了他的承诺。艳均说,从2016年恋爱,2017年结婚,到2018年孩子出生,她几乎再没进过厨房,她现在不太喜欢吃小龙虾,因为开店前,“陈爽在家里试菜,做了半年的小龙虾,吃伤了。”“你想吃什么,他就能做什么。”艳均说,在做菜方面,陈爽展现了过人的天赋,和浓厚的学习兴趣。“他没其他爱好,就是爱钻研吃的。”电视里教做菜,他看一遍,做一遍,就会了。
陈爽会过日子。朋友聚会吃烤肉,一顿花了四百多。陈爽回来后,上网买了个二手烤板,自己买肉、调烧烤料,花了一百多元,请大家吃了两次,“都说比外面的好吃多了。”“之前跟他一起合租的,没有不被他喂肥的。”艳均怀孕后,口味变得极其嗜辣,“他就做凉拌鲫鱼、尖椒兔、仔姜兔、辣子鸡丁…每天换着花样来。”艳均上班,陈爽每天给她做盒饭,“我没吃几口,就被同事抢完了。”为此,陈爽很不高兴,他告诫艳均,“你不要太大方了。”
陈爽在闲鱼上的一次尝试,最终鼓足他开店的信心。2018年失业后,陈爽试着在闲鱼上卖过吃的,小龙虾、炒田螺、尖椒兔和凉拌鲫鱼,“也没当回事,就是搞起耍的”,结果一个月卖了一千多元。“最远的买家是都江堰的,一份田螺几十块钱,还没车费贵,他买了几次。”“后来我想,干什么都不会,干脆去做外卖吧!”陈爽主打菜,尖椒兔。
11 “捡虾”我和陈爽见面那天,艳均也被裁了。找工作的空窗期,让她有时间来给陈爽帮忙。下午5点,夫妻两人回到店里,收拾上午买回的食材。按个头,2、3、4钱左右的小龙虾,算小号货,4、5、6钱左右是中号货,价格低到高。陈爽买的这件虾,中号,55斤。开箱之后,陈爽抓起几只虾子,脸色就变了,一连几只,都只有2、3钱。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,他到隔壁馆子,借了几只虾回来,一比较,自家的明显要小一号。
“我承认我是新手,但新手也不至于连大小都分不清楚吧?”和老板娘打了十多分钟电话,沟通得很不愉快。“在那里拿过几次货了,一开始给我拿的还是多好的。”陈爽愤愤地说,“这些商人。”艳均说,“你这样说不对,你现在也是商人了。”她劝慰丈夫,补货已经来不及了,先把大的挑出来,把晚上的生意对付过去。
陈爽和媳妇一起挑虾,个头小的放一个盆,死虾放一个盆,能用的虾放一个盆。死虾扔了五六斤,小虾挑了半盆半岛电竞,能用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二。“那些小虾,我们就自己吃吧。”艳均说,正好,也好久没吃小龙虾了。
剪虾头、剪虾尾、拔虾线、开背…有的店虾头只剪一半,或者干脆不剪,显得个头大,装盘好看。陈爽习惯整个剪下,只留虾黄,这也是他在家里的做法。清理这盆虾,天已经暗了。
小龙虾过油,装盘,放凉,做完准备工作,陈爽歇了下来,和艳均聊天,等待生意上门。这一等,就到了深夜,直到12点艳均回家,陈爽还没有开张。
12 “聊天局”这种情况,陈爽已经习惯了。“卤迅的单子,大多集中在凌晨3点以后,因为那时很多大店都打烊了,多少能捡点漏。”生意最差的一晚上,陈爽只卖出去了154元。陈爽说,局面并不是一直这么糟糕。去年,尤其是世界杯前后,这里的生意热火朝天,楼上的米线万,“几乎每家都是爆单状态。”“今年生意忽然都垮了。”
生意难做,楼下“七彩鲜果”奶茶店的老板,甘肃人老王,提了几杯奶茶,上来找陈爽聊天。去年老王生意不错,卖咖啡、奶茶挣了30多万,按揭了第二套房,又在高新区开了第二家店。但似乎没有缘由地,今年生意忽然就不行了。老王说,今年花得推广费,不比去年少,但从外卖平台数据看,“去年每天至少5百人次进店,今年顶多2百,点单率也超低。”老王的店,只剩一个服务员了,“上个月挣了5千多,只够开工资。”在同一配送区域,老王有7个竞争对手,“每天的店铺排名榜,大家有上有下。”前段时间,老王发现,他每天都是第一名,但他一点都不高兴,“因为其它7家都开垮了。”
楼下的胖姐小厨,一家夫妻店,曾是D馆的一个传奇,去年一天要接400多单,胖姐两口子忙得没有时间吃饭。“两口子开了几年店,买了四套房,三套全款,一套按揭。”“今年,做不下去,关门了。”老王说。老王把生意不好的原因,归结于“客人挣不到钱了,我们也挣不到钱。”他不相信数据,只相信自己的直观判断,“早上,我到南边,到地铁站出口,数带饭上班的年轻人。”“我发现,带饭的人,比以前多太多了。”他指着地下的口袋,“现在,我也开始带饭了。”对面“山海间”酒吧的老板,海南人老罗,加入了这个聊天局。和这里灰心丧气的老板们不同,他表现出了南方人特有的乐观和雄心勃勃。“大家一起想办法咯,难道坐以待毙?”今天,他花了180块钱,打印了一叠菜单,把卤迅、七彩鲜果等几家店都写了进去,客人在酒吧消费,也可以在上面点餐。“这样一盘活,不是大家都有生意做咯?”“以后,我要把D馆的商户,都加到我们整个联盟里来,吃喝玩乐一龙……”老罗继续给陈爽和老王打鸡血。但万事俱备,只缺客人。老罗的远大理想,很明显没有引起老王和陈爽的响应,大概是因为听得太多的缘故。
老板们的聊天局,到了凌晨1点,老罗已经聊到了开分店、收加盟费的遥远未来。奶茶喝见底了,三个人都还没有接到一笔生意。
13 “开张”凌晨1点22分,手机响了,陈爽接到了今天的第一个单子。他转身跑进屋里,出来时脸上挂着兴奋,“好长的一张单子!”他晃动着手里的订单,向我报喜。仔细看完之后,笑容凝固在脸上半岛电竞,鸡爪4只、蛋炒饭1份,鸡尖8个,算上折扣,顾客支付24.05元。
配送费12元,顾客支付3元,陈爽补贴9元,平台抽成1.3元…“除开成本,这样的单子接近白做。”陈爽说,“但总比没有单子要好。”这一单之后,陈爽又接到了两笔单子,一单81.9元,一单71.8元,一直忙到凌晨2点。
“开车了吗?”见陈爽又闲了下来,老罗问。“没开车。”陈爽说。“我发现这一次进的百威,比以前的要好喝,我拿过来,你试一下。”老罗去了酒吧,回来时,手里多了两瓶啤酒。“做生意咯,有高潮有低谷,山海间会活过来的,卤迅也是。”老罗说,“会翻身的,我不信等不到。”老罗说,“等下再没单,我就给你下一单,小龙虾。”
餐饮门槛看起来很低,路上推个车卖蛋炒饭也可以说是做餐饮,这看起来谁做不来,中国人里看不懂股市写不了代码的人很多很多,可是会炒菜做饭的人一抓一大把,这造成一个错觉:
哪个上班族没有一个创业梦?多少北上广白领们给自己的退路是开一家餐馆咖啡馆奶茶店?
哪个大学生没有动过创业的心思?哪个班没有几个人毕业了不想老实上班想直接创业的?
许多人来找我,连一个像样的问题都问不出,因为他根本没意识到他即将面对什么,他问不出具体的问题来。你光说让我指导,我怎么指导?哪个方面指导?这么大一个问题三天三夜都说不完,我怎么回答你?
(顺便吐槽,很多人找我都是免费问问题,连9块钱一次的付费咨询都不舍得用,我挺不乐意的,如果有真心想创业的,想获得实际建议的,麻烦你们带上具体问题,从付费咨询问我,我挺乐于助人的,一开始也常免费指导,可这么多人老想着不花一分钱伸手管我要,我现在也烦了)
然后这些人懵懵懂懂入坑之后,发现餐饮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(其实哪一行不是呢),又要要求勤奋,又要细心,又要懂管理,又要善经营。会不会做饭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
我刚入行的时候,也是啥也没规划,啥也不懂就开店了,然后是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,一个坑踩着一个坑过来的。
任何在餐饮行业坚持超过三年的玩家,说起自己的经历,绝对会频繁使用四个字:摸爬滚打
你店门口要修地铁了,路给你赌死,打围前后一公里,给你挡的严严实实,一修修三年
政府突然出新政策,说整个城市不许做这个品类了(抓环保,全城禁止露天烧烤,柴火鸡大排档烧烤店全部清理整顿)
生意做得越来越好餐饮,结果被整店抄袭,消费者连谁是正牌都分不清了(鹿角巷,小龙坎)
餐饮可不难吗各方面都是坑,我就没见过不踩坑的餐饮人,区别在于,有的人,摔一跤还能继续拍拍泥土前行,有的人,在摸爬滚打中越走越稳了,慢慢的踩的坑多了还能看出哪儿有坑,脚步变得谨慎,目光也变得长远
老话说,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要我说,餐饮业要想成功,比考大学难多了,餐饮业是千军万马在一条赛道竞争
餐饮店死亡率百分之九十,这个数据触目惊心,不是我说的,是行业报告里说的真实数据
在这个赛道上,有钱人开的是好车,豪车,大企业是好车+老司机,连锁企业是一个车队
你呢,你一个小个体户,可能存几年的钱买了辆老破小,还是刚拿的驾照,上高速都没资格那种
你说你一老破小跑得过人家吗?你一电瓶车经得起几个坑几个坎?电量够撑多久?人家大车来撞你,你经得起一下吗?
再说试错能力,有钱人开一家店死了了可以再开一家,连锁店可以连开十家店,哪怕9家都死了,有一家活了,这一家的利润可以弥补死掉的9家
谢邀,你们算是邀请对人了,本人露天小摊贩做过,商城里面做过,美食亭的那种做过,门面店做过,加盟商我也做过,小县城里做过,一线城市里也做过,社区附近做过,商业旅游区也做过,主食类做过,非主食类也做过。
做餐饮好坏有很多因素,我最大的感受是,一般来说,决定生意好坏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,地址! 房租! 竞争对手数量!
我这里不是说地段,而是地址,因为即使是人流量好的地段,位置差个几十米效果也大不同。
这取决于消费人群,消费金额,消费习惯,以及你卖的东西是什么,有的产品在街的两端卖更好,有的产品在街中间反而会比在两端好,不能一概而论。而很多人就是因为地址没有和产品匹配好造成的难做。
很多人问我做餐饮累不累,我这样说吧,生意好的时候身体累,生意不好的时候心累。
这话没错,确实自由,但问题是你不敢自由啊,你一天不开店不单单是损失营业额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损失了客户,现在客人的选择太多了,第一次去你家你不在,第二次你不在,往往就没有第三次了。
所以做餐饮往往是很耗时间的事情,更别提节假日,除了过年的那几天,我一年365天几乎没怎么放过假,一天不营业房租是照扣的啊亲!
而且你如果是做早餐的,每天就要早睡早起。舀汤次数多的注意保护好老腰! 做主食的,是不是很久没在饭点吃过饭了?因为你扒两口客人就来了,扒两口客人就来了,生意好的话,往往一顿饭要吃两个小时,夏天还好,冬天是吃冰棍吗?
员工也不省心,倒不是人工费用,而是稍有不满,或者任务重了,对方经常甩勺子不干了,你要是大店无所谓,小店你就干着急吧,短时间哪去找人手?
竞争对手更闹心,只要你生意好,一条街能多出好几家,不仅如此,对方还买二送一,还第二杯半价! 怎么办?不降价等着客源流失,降价利润又不够了,怎么办?怎么办?怎么办?
外卖也是天天打价格战,平台也在抽成,有时推广费花了几百块,才做几十元的单。
好不容易战战兢兢赚点钱,这时房东对你微微一笑,手上做一个搓比心的动作,我们头又开始冒金星了。
而且现在商城是越来越多,美食街也越来越多,造成了分流,而且你看,现在各行各业不都在精简人手嘛,被辞退的这些人也会大量涌入餐饮界,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用网络等各种营销方式,你会发现就连玩套路都玩不过别人了,竞争将会进一步升级,所以想入行的诸位,你们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了吗?
PS:经常听有人说餐饮七八成亏本,其实很多时候数据收集无法反应一些情况,开不下去≠亏本。
举几个例子:比如有个店主想换一家更大的店,现在这家店人手不够,可能就需要关掉现在的店,这叫亏本吗?
再比如,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开的店,现在人员变更了,项目变更了,那资料肯定也有所变更,这叫亏本吗?
再比如,赚了不少钱之后,资金方向调整,现在开始进军其他领域了,这叫亏本吗?
还有一种最常见的,见好就收,赚了几个万,但此地发展前景不够,关店转行了,这叫亏本吗?
所以很多时候,大家不要被数据吓住,餐饮是不好做,但是也不至于像数据上的这样惨淡。
PS: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18年,那时还没有疫情,现在已经2022年了,入行需谨慎,祝福
在西安的一家花甲店学习了做花甲,他家味道很好,一个小门面一年赚几十万没问题。我和一个朋友也觉得好吃,就决定跟老板学做花甲开店,他老婆不上班,可以在店里,投入也不大!
刚开始觉得老板干起来挺简单的,做的样式也不多,花甲、蟹钳、橙子、田螺、基围虾、龙虾等 主营花甲,因为花甲最挣钱
今年3月20号,我们在合肥某小吃街开业了,不算自己的店,摊位统一管理 不给做外卖。所有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才知道餐饮有多辛苦!每天早晨5点起床去市场买花甲、蛏子等。取回来50斤花甲最少要清洗一个半小时,然后用盐水养起来吐沙,8小时后吐完要再去清洗一般,把沙子洗干净不然影响口感!下午4点到店准备配件,开门 晚上12点关门 这个对于我俩基本没吃过大苦的人真的很辛苦,我们还都要上班。
事实证明,我们的花甲、蟹钳味道很好,每天都有回头客,新客也会夸我家味道好吐沙干净,但是选址错了,小吃街的消费水平评论10块钱,我家因为是海鲜起步15贵的60,而且没有地方坐,只能带走,每天的流水500左右,去掉人工、成本、商场抽点基本一个月只能赚个2000-3000,太少了 付出了那么多 我也旁边的老板聊了很多 干小吃餐饮的基本每天最少工作12小时以上,这还不能保证你一定可以挣钱!现在商场整改了,不允许有油烟,让我们整改或者退出,我俩商量了一下,暂时先退出来休息一下再决定后面的打算。
餐饮是个很辛苦的货,绝不是货品转手挣差价那么简单,人工成本、店铺成本、原料选择、味道好坏、服务质量、市场环境、每一个都可能会直接一个没有经验的新店!所以想做的话一定要想清楚,自己能不能干下来,有生意的时候怎么越做越好,生意差的时候能不能及时找到问题,然后解决!还有能不能吃苦,因为挣的就是辛苦钱,好了 要上班了 给各位看看我家的花甲
声明:我写这篇文章从来没有说要打广告的意思,只是把我这个开店的经验或者弯路分享给大家。有很多人给了我不同的建议,我很感谢,有些东西我真的没想到,以后我改进的时候一定会考虑。
以前觉得网络喷子离我很远,最近有些人私信我或者留言说啥的都有!说我对白领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会,挣这一点钱好意思说是白领;花甲卖的这么贵,在他们那多少钱一斤;两份工作一起干能干好才怪;说门面看起来就很差,能卖好才怪!等等,你们说的都对,我这收入连个工地搬砖的都不如,花甲店开的不好让你们见笑了。我就纳闷了,有些人除了在用手机打打字还能干啥!
还有回答各位的问题,现在店还在营业,生意有一些好转。即使这次失败了,以后我还会找机会再从新开一家,因为我相信我家的产品,谢谢各位
不好意思,花甲店被转出去了,吃过的和打算来吃的,以后再开的话,我会更新地址!现在摊位在做的是另外一个人,味道和我家不同,我就不评价了,谢谢
之前有很多私信的老铁说想尝尝我们的花甲,但是因为店转出去,吃不到,感谢各位!
我上面写过,我们以后还是会开门的,就像灰太狼的口头禅一样,我以后还会回来的。经过深思熟虑,我们对自己 花甲口味信心还是比较足的,在这种情况下,我的合伙人再次把店铺开起来了。
疫情无情,各行各业都很难过,餐饮受得影响很大。我的合伙人在合肥又把花甲店开起来了!!!保证还是原来的配方,还是熟悉的味道。(这是一条广告) 花甲等各种食材都是亲自处理的
疫情的影响,店里现在大部分都是打包,这次转变了一下思路,将店铺开在了居民区,添加了外卖等。
之前也有朋友看出来了,我家的店开在绿地瀛海的小吃街,这次的地方没有挪远,大概离的有500米,不是很难找!位置:合肥市包河区世纪阳光花园橙阳苑102门
由于最近疫情影响,蟹钳价格涨幅太大,店里暂时没有卖了,目前以花甲为主,新增加的品类烤生蚝也物美价廉,比烧烤店便宜很多。
各位有兴趣到附近的话,可以到店里品尝一下,报上知乎看到的朋友,买一小份花甲送生蚝或者加量,感谢各位支持。
附上一个我在其它问题下的回答,其实这篇回答更适合这个问题。餐饮行业确实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一个行业,也是在我们很多人看来进入门槛很低的行业。但恰恰是这种看似谁都能做的行业,造成了似乎“我自己”也能做好的幻觉。
上大学的时候,我创业做了一个外卖订餐平台,后来加入饿了么负责我们学校的市场运营,两年多的时间,我几乎都在跟学校的餐饮人打交道。
在那段经历中,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想不明白,同样的市场,为什么有些店怎么努力生意都好不起来?而有些店感觉没做什么努力,生意却一直火爆?
真的,当你跟无数个老板打过交道,甚至亲眼见证了无数家店从开业到关门所经历的一切之后,你会知道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么的刻骨铭心。
我记得,当时学校有两个大食堂,其中二食堂有三层,是我们男生经常吃饭的地方。承包食堂的老板、做外卖的商家,我几乎都认识。
就是今天你在三号窗口吃的是烤鱼,明天你再来,估计吃的就是炸玉米了。嗯,三楼窗口的换手率就是这么快。
食堂老板当然是很着急的,毕竟,这么多窗口换来换去的也不是办法,总不能靠收人家定金赚钱吧?维持整个三楼的稳定生意才是正道啊。
他们当然是想过很多办法,比如联合所有商家做送水果、送饮料的活动、新店发传单宣传、不断研发新品,同时积极的配合我们外卖平台的活动。
食堂老板当然也请教过我怎么提升生意,我甚至和一些产品不错的商家联合制作过一些传单单独宣传,但还是没有改变什么。
这个问题真的困扰了我很久,如果三楼的东西真的难吃也就算了,但说起来他们的很多产品甚至比一楼还要好吃很多。至于价格,没人敢比别家贵多少。
其实认真讲,也不能叫忽悠,哪个大学没有一帮天天想着创业、开店的学生呢?只要你稍微介绍一下生意好的店一年赚多少钱,然后描绘一下开店之后的美好生活:请几个学生兼职帮忙打理,生意好了可以让父母来帮忙,你还能兼顾学业。未来做的好了,再把生意拓展到市里。出任ceo,赢取白富美。
当时在后街卖粥的就他一家,因为产品不错,所以生意一直都挺好。2块一杯的粥,每天晚饭时间出摊,买个两三百杯不成问题。
后来,他甚至把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叫到身边帮忙,把技术教给他们。而学长本人,这时就在思考有没有更赚钱的路子。
因为一直在后街摆摊,所以很多商家他都比较熟悉了,而且学长也渴望有一家自己的门店,所以当他看到一家卖衣服的店生意一直平平,于是找到老板,说:我们一起合作,做餐饮。挣的钱平分,我保证你一年不低于5万,少了我给你补。
可能是之前卖粥的经历太顺了,学长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作出这样的保证。老板当然是很愉快的答应了。毕竟,对于一个社会经历这么丰富的人来说,有学生愿意主动找上门拯救自己惨淡的生意,还给保底收入,这跟中彩票也没啥区别了。
学长自然是热情满满,专门跑到外地学习了瓦罐汤技术,一个月不到的时间,店开起来了。
但生意一直平平,说起来这也正常,刚开始大多数做生意的都会经历。但学长着急啊,这一年保证人家最少挣5万,没生意去哪给他补?
这个合伙人当然是不着急的,毕竟在当地混了这么久,有些势力,而且最重要的是,学长父母还在那里卖粥,这总是跑不掉的。
店里上过很多新品,但因为定位不清,生意始终上不来。同时因为一些合作的不愉快,学长很快丧失了所有信心。
后续他又和朋友合作换了其它产品,有鸡排、板栗,甚至是鸭血粉丝,但生意始终上不来。
这个学长的例子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,我所看到的,几乎所有学生开的店,最后都以失败告终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学生就不适合创业,现在我们回头看上面的故事,会发现这些失败的例子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
无论是生意萎靡的二食堂三楼,还是倒闭率极高的后街学生店,在同一个窗口或门店,你几乎很难看到一个门头能悬挂超过两个月。
可能很多人会说,就是因为生意不好,我才会尝试其它产品啊。但他们可能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:频繁的更换产品和门头,才是导致他们生意不好的最大因素。
不过,后来二食堂三楼被一个餐饮集团承包了,具体名字我忘了。承包之后,三楼所有的窗口立即更换了统一的门头视觉,并丰富了产品线。甚至连窗口打菜的阿姨都统一了服装。
从此以后,学生们再也不用担心,今天吃过3号窗口的烤鱼,明天就只能吃炸玉米了。无论是产品类型还是口味,从此再也没有变过。
稳定的输出,让食堂三楼的生意很快超过了二楼,至于有没有比一楼更好,可能还需要时间去运营。
后街有一家米线店,生意是学校所有餐饮门店中最好的一家,老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,跟他熟悉之后我才知道,他十年前就在这里做米线了。同样的位置,同样的门头,同样的一张脸,除了皱纹多了一些,其它东西都没有变过。
如果非要给他找一个品牌的定义,那么这位老板、这个门店的位置、这个陈旧的门头、稳定的米线口味等等关于这家米线店的一切,共同构成了他的品牌。
顾客在购买产品之前,是有一个对大概标准的预期的,不管你去全世界哪里的麦当劳,你都知道它的味道是有保障的。
但面对一家新店,当我还没有对它的产品建立清晰的预期,不知道口味如何、服务如何、价格如何,甚至我刚刚建立,这家店又换了产品、换了老板,你说我是来还是不来?
很多时候,我们的购买决策就在一瞬间发生,没人会花大量的时间了解你,一个眼神的流失,足够倒闭无数家门店。
“一种持续兑现的承诺”,9个字,其实包含了两条路径:1.找到一种承诺;2.持续的传递并兑现。
“找到一种承诺”,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定位理论,不论是品类还是细分属性或者是消费场景,只要是存在于用户认知中的,能够承载用户表达需求的点,都可以作为品牌的承诺。
甚至说的简单一点,你只要让顾客清楚的知道你是卖什么的也行,只有这样,顾客才能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、什么场景下选择你。
洞察一个市场机会、找到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、洞察消费者的痛点、提炼产品卖点、优化文案表达等等,都是在帮助我们为品牌找到一个应该占据的“承诺”。
但是第2点,“持续的传递并兑现”似乎被很多人选择性的忽视了。以至于我们过度的聚焦第1点,总觉得找到一个强大的卖点、写出一句完美的slogan,品牌就已经成功了80%,但残酷的现实总会告诉我们:咱还没开始呢。
“持续的传递并兑现”,它的价值远远不亚于第1点,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高于第1点。
“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定位是什么,我就知道,做餐饮首先咱要好吃啊,然后保证十年如一日的品质”,如果一位餐饮人能够不昧着良心的说出这句话,并做到。我想他应该已经超过了全国90%以上的同行。
黄太吉的品牌势能一度很高,但却以难吃著称,我不知道他们在持续的传递并兑现怎样的承诺,我只知道,这样无法和顾客建立一种长久的信任关系。
前段时间在抖音爆火的答案茶,短时间内迅速开放了200多家加盟店,我不知道这样的决策,能否保证后续所有门店持续稳定的输出,但这对门店管理的确是巨大的考验。
虽然建立信任不难,但摧毁信任却更加容易。更何况,我们处在一个备选方案如此之多的商业社会。品牌早已不再是稀缺资源,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关系才是。
感谢阅读,我是尼克,一名创业者,营销顾问,文章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【尼克的商业洞察】。
当然,除了这篇文章,我还分享过“外卖为什么很难做品牌”的思考,在我看来,很多外卖店的品牌意识,其实是被外卖平台抢占了。换句话说,外卖店在平台上就类似于一个个的货架,而不是品牌店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?在我的公众号中回复“外卖”,可以看到我的回答。
当然,除了这些,我还在公众号中分享了更多的商业洞察,内容包括:商业洞察丨文案技巧丨营销方法丨个人成长。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